垦利区军休中心开展“迎端午 庆六一”系列活动
垦利区军休中心开展“迎端午 庆六一”系列活动
垦利区军休中心开展“迎端午 庆六一”系列活动近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mìngmíngdàhuì)在北京隆重举行,东营市再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成功实现“六连冠”。这一殊荣的(de)背后(bèihòu),是黄河入海口畔传承百年的红色基因(jīyīn),是新时代军地协同创新(chuàngxīn)的生动实践,更是一座城市与人民军队鱼水情深(yúshuǐqíngshēn)的真实写照。从(cóng)红色热土上的革命薪火到新时代双拥工作的创新突破,东营以“政治引领强、服务保障优、军民融合深”的双拥实践,书写了军政军民团结的时代答卷。
赓续(gēngxù)红色血脉:让双拥基因薪火相传
初夏(chūxià)时节,繁华盛开。5月28日,广饶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大码头镇西刘桥小学举办“弘扬英模精神(jīngshén) 践行(jiànxíng)英模事迹”主题活动,通过一系列如唱英模歌曲、讲英模故事、赠英模书籍等“六个一”活动,为师生们(men)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感人的革命故事化作红色的种子,悄然播撒在(zài)孩子们心间。类似这种红色教育(jiàoyù)活动在东营的学校、社区、军营广泛开展。东营蕴含着深厚的崇军尚武基因,是一片承载革命历史荣光的热土。古有兵圣孙武(sūnwǔ)在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近有刘集支部点燃革命之火。开国名将许世友、杨国夫曾在此挥师鏖战;全国战斗英雄盖希云、刘梅村曾在此浴血(yùxuè)奋斗(fèndòu);全国支前(zhīqián)模范李田英纳军鞋(jūnxié)、送(sòng)军粮6万余斤;“三天三千”的广北大参军、“商家连”“周家连”全村支前等故事,至今在黄河口大地传颂……
迈入新时代,东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工作(gōngzuò),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双拥工作的(de)强大动力,以打造“山东龙头、东营样板”为目标,深入(shēnrù)推进黄河流域退役军人(tuìyìjūnrén)工作高质量发展(fāzhǎn)示范区(shìfànqū)建设,全力打造“政治引领功能强、安置就业质量好、抚恤优待水平高、服务保障质效优、尊崇尊重氛围浓”的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高地,让革命老区的双拥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
聚力强军胜战:让拥军(yōngjūn)保障硬核有力
“参军报国,强国有我。”今年春季,东营市新兵入伍(xīnbīngrùwǔ)仪式在广饶县役前训练广场(guǎngchǎng)举行。新兵们发出铿锵誓言。今年,东营军供站不仅提供优质膳食保障,还为每位新兵送上“军供大礼包(dàlǐbāo)”——内含军旅笔记本、家乡水等,融新时代强军文化、军供红色基因(jīyīn)于一体,深化新兵群体的(de)家乡认同感(rèntónggǎn)。虽然东营市人口少、兵源少,但东营军供站凭借赤诚的拥军情怀和扎实的保障体系,获评“全国重点军供站”。
4月24日,在转业(yè)军官(jūnguān)回访座谈会(zuòtánhuì)上,退役军人(tuìyìjūnrén)李锐分享了(le)自己转业后的感想:“用人单位(yòngréndānwèi)根据我的能力与工作经历,安排了合适的工作岗位。在各方帮助下,我迅速适应(shìyìng)了新环境(huánjìng)并融入了集体。”今年以来,东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全省率先开辗转业军官安置情况回访调研工作,主动听取退役军人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建议。“我们在安置之后进行(jìnxíng)跟踪回访,是为了进一步掌握岗位落实、工资待遇落实,以及转业军官个人适应程度、工作中的表现等情况,为下一步的就业安置工作积累经验。”东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迎雪对退役军人安置工作格外用心。
在(zài)东营(dōngyíng),从聚焦“前线”“前沿”“前哨”解难题,到紧盯军人“后路(hòulù)”“后院”“后代”办实事,拥军支前的内涵不断丰富(bùduànfēngfù),外延不断拓展。安置就业方面,创新(chuàngxīn)推出“3+2”安置机制,军转干部实行“双向选择+公开(gōngkāi)选岗”两种安置方式,退役士兵推行三轮选岗;随军家属就业安置率和满意率始终保持100%,随军家属未就业期间生活补助标准位居全省第一;所有现役军人子女全部按意愿选择就读学校,让官兵无需为“后方”担忧(dānyōu)。近年来,东营市累计投资3.6亿元、划拨土地(tǔdì)248.3亩建成东营市民兵综合训练基地;投资1036万元,为武警东营支队实施(shíshī)“智慧磐石”“智慧监管(jiānguǎn)”工程;河口区、广饶县投资建设民兵训练场(xùnliànchǎng);全市法院专门(zhuānmén)开辟涉军停偿案件(jiàn)绿色通道,先后审结涉军案件53件,清理返还土地1.6万亩;市胜利医院免费为驻军部队查体;全市各界踊跃走访慰问各驻军单位,累计赠送慰问品价值1200余万……
汇聚(huìjù)社会共识:让尊崇氛围可见可感
走在东营的街头,“拥军街”“荣军商圈”“双拥公园(gōngyuán)”这样的标识随处可见,拥军不是一句空洞口号,而是化作街头巷尾的暖心(xīn)服务,变成生活里(lǐ)实实在在的便利。
“战友们给我(wǒ)推荐的(de),来(lái)这里购物可以打8折!”在垦利区(qū)拥军街的一家百货商店中,退役军人(tuìyìjūnrén)苟增川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商品,他高兴地说道,这让退役军人在社会上更加有尊崇(zūnchóng)感了。原来,现役、退役军人,只要持退役军人优待证,即可到店享受优惠。垦利区郝家镇流动退役军人服务(fúwù)站在垦利区大道长安汽车4S店(4Sdiàn)打造“解军忧、帮军忙、惠军利”军企联盟,成为(chéngwéi)服务当地流动退役军人的“温馨驿站”。作为全市首创,共吸纳园区50余家企业,服务流动退役军人及军属200余人。垦利区郝家镇流动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大道长安汽车4S店总经理张泉说:“退役军人服务窗口、老兵调解(tiáojiě)室、休息洽谈区、健身活动室……这里不仅为流动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创业、困难帮扶等(děng)一站式服务,还有购车优惠、免费洗车等多项惠军项目(xiàngmù),让尊崇真实可感。”
“军爱民、民拥军(yōngjūn)”的融融暖意,蕴藏于政策落地之中,更体现在(zài)全民参与的热情上。2022年(nián),东营市成立(chénglì)爱国拥军促进会,随后发起“千企万店齐拥军”行动,1300余家单位与驻军部队、优抚对象结对(jiéduì)共建。近年来,东营市打造(dǎzào)13处“荣军商圈”“荣军一条街”,让军人军属在购物、就医、出行等场景享受专属(zhuānshǔ)优待;在全国率先实施“崇军医养”工程,60岁以上退役军人和重点优抚对象全部(quánbù)纳入医养结合服务范围;在全省率先为新入伍义务兵家庭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重点优抚对象购买综合商业保险。众多举措让“尊崇”成为(chéngwéi)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感受。
同心共谋发展:让军民融合硕果盈枝(yíngzhī)
5月(yuè)15日上午,市退役军人(tuìyìjūnrén)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史贤惠带领(dàilǐng)机关第一(dìyī)党支部部分党员、残疾人社会服务组织代表,走进帮扶村广饶县稻庄镇皂李村,开展“暖心助残同聚力 乡村振兴共前行”主题慰问活动,带去社会关爱。此类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已成为常态。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励退役军人参与到(dào)乡村(xiāngcūn)(cūn)振兴中,将(jiāng)部队里的优良作风和专业技能转化为发展动能。近几年来,东营市累计结对帮扶6个行政村促进乡村振兴,14名优秀退役军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全市“兵支书”达到361人,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广大退役军人在地方建设(jiànshè)中当先锋、挑重担,在应急救援、抢险救灾、维护稳定等战场挺膺担当、冲锋在前,展现(zhǎnxiàn)了新(xīn)时代人民军队拥政爱民的新风采。
在传承(chuánchéng)中弘扬,于赓续处创新。近年来,东营市持续(chíxù)强化国防教育阵地建设,投资2.1亿元修缮东营烈士陵园、渤海垦区(kěnqū)革命纪念馆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国防教育基地达56处,年接待35万人次。依托“老兵礼赞新时代,跟党奋进(fènjìn)新征程”等宣讲品牌,2000余场次(yúchǎngcì)红色宣讲触动22万余人次,红色种子深入人心。
“我们将以本次双拥模范城命名表彰大会为契机,围绕新(xīn)时代双拥工作主线任务,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聚集‘三前’、巩固(gǒnggù)‘三后’,打好‘政策+服务’的‘组合拳’,用心用情做好(zuòhǎo)退役军人(tuìyìjūnrén)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等各项工作,积极为部队(bùduì)办实事、解难题,着力(zhuólì)解除部队官兵后顾之忧,不断增强广大军人军属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东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júzhǎng)王克杰说。
卫国千秋同舟共济,拥军八秩薪火传承。当双拥之花在黄河口璀璨绽放(zhànfàng),它不仅是对历史的(de)致敬(zhìjìng),更是对未来的承诺——东营市正以推进黄河流域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己任,续写军政军民团结奋斗的壮美篇章,让“全国双拥模范城”的金名片始终(shǐzhōng)绽放时代光彩。(大众新闻记者 孙(sūn)娜娜 刘海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sōusuǒ)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jìzhě)在线等你来报料!
近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mìngmíngdàhuì)在北京隆重举行,东营市再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成功实现“六连冠”。这一殊荣的(de)背后(bèihòu),是黄河入海口畔传承百年的红色基因(jīyīn),是新时代军地协同创新(chuàngxīn)的生动实践,更是一座城市与人民军队鱼水情深(yúshuǐqíngshēn)的真实写照。从(cóng)红色热土上的革命薪火到新时代双拥工作的创新突破,东营以“政治引领强、服务保障优、军民融合深”的双拥实践,书写了军政军民团结的时代答卷。
赓续(gēngxù)红色血脉:让双拥基因薪火相传
初夏(chūxià)时节,繁华盛开。5月28日,广饶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大码头镇西刘桥小学举办“弘扬英模精神(jīngshén) 践行(jiànxíng)英模事迹”主题活动,通过一系列如唱英模歌曲、讲英模故事、赠英模书籍等“六个一”活动,为师生们(men)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感人的革命故事化作红色的种子,悄然播撒在(zài)孩子们心间。类似这种红色教育(jiàoyù)活动在东营的学校、社区、军营广泛开展。东营蕴含着深厚的崇军尚武基因,是一片承载革命历史荣光的热土。古有兵圣孙武(sūnwǔ)在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近有刘集支部点燃革命之火。开国名将许世友、杨国夫曾在此挥师鏖战;全国战斗英雄盖希云、刘梅村曾在此浴血(yùxuè)奋斗(fèndòu);全国支前(zhīqián)模范李田英纳军鞋(jūnxié)、送(sòng)军粮6万余斤;“三天三千”的广北大参军、“商家连”“周家连”全村支前等故事,至今在黄河口大地传颂……
迈入新时代,东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工作(gōngzuò),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双拥工作的(de)强大动力,以打造“山东龙头、东营样板”为目标,深入(shēnrù)推进黄河流域退役军人(tuìyìjūnrén)工作高质量发展(fāzhǎn)示范区(shìfànqū)建设,全力打造“政治引领功能强、安置就业质量好、抚恤优待水平高、服务保障质效优、尊崇尊重氛围浓”的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高地,让革命老区的双拥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
聚力强军胜战:让拥军(yōngjūn)保障硬核有力
“参军报国,强国有我。”今年春季,东营市新兵入伍(xīnbīngrùwǔ)仪式在广饶县役前训练广场(guǎngchǎng)举行。新兵们发出铿锵誓言。今年,东营军供站不仅提供优质膳食保障,还为每位新兵送上“军供大礼包(dàlǐbāo)”——内含军旅笔记本、家乡水等,融新时代强军文化、军供红色基因(jīyīn)于一体,深化新兵群体的(de)家乡认同感(rèntónggǎn)。虽然东营市人口少、兵源少,但东营军供站凭借赤诚的拥军情怀和扎实的保障体系,获评“全国重点军供站”。
4月24日,在转业(yè)军官(jūnguān)回访座谈会(zuòtánhuì)上,退役军人(tuìyìjūnrén)李锐分享了(le)自己转业后的感想:“用人单位(yòngréndānwèi)根据我的能力与工作经历,安排了合适的工作岗位。在各方帮助下,我迅速适应(shìyìng)了新环境(huánjìng)并融入了集体。”今年以来,东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全省率先开辗转业军官安置情况回访调研工作,主动听取退役军人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建议。“我们在安置之后进行(jìnxíng)跟踪回访,是为了进一步掌握岗位落实、工资待遇落实,以及转业军官个人适应程度、工作中的表现等情况,为下一步的就业安置工作积累经验。”东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迎雪对退役军人安置工作格外用心。
在(zài)东营(dōngyíng),从聚焦“前线”“前沿”“前哨”解难题,到紧盯军人“后路(hòulù)”“后院”“后代”办实事,拥军支前的内涵不断丰富(bùduànfēngfù),外延不断拓展。安置就业方面,创新(chuàngxīn)推出“3+2”安置机制,军转干部实行“双向选择+公开(gōngkāi)选岗”两种安置方式,退役士兵推行三轮选岗;随军家属就业安置率和满意率始终保持100%,随军家属未就业期间生活补助标准位居全省第一;所有现役军人子女全部按意愿选择就读学校,让官兵无需为“后方”担忧(dānyōu)。近年来,东营市累计投资3.6亿元、划拨土地(tǔdì)248.3亩建成东营市民兵综合训练基地;投资1036万元,为武警东营支队实施(shíshī)“智慧磐石”“智慧监管(jiānguǎn)”工程;河口区、广饶县投资建设民兵训练场(xùnliànchǎng);全市法院专门(zhuānmén)开辟涉军停偿案件(jiàn)绿色通道,先后审结涉军案件53件,清理返还土地1.6万亩;市胜利医院免费为驻军部队查体;全市各界踊跃走访慰问各驻军单位,累计赠送慰问品价值1200余万……
汇聚(huìjù)社会共识:让尊崇氛围可见可感
走在东营的街头,“拥军街”“荣军商圈”“双拥公园(gōngyuán)”这样的标识随处可见,拥军不是一句空洞口号,而是化作街头巷尾的暖心(xīn)服务,变成生活里(lǐ)实实在在的便利。
“战友们给我(wǒ)推荐的(de),来(lái)这里购物可以打8折!”在垦利区(qū)拥军街的一家百货商店中,退役军人(tuìyìjūnrén)苟增川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商品,他高兴地说道,这让退役军人在社会上更加有尊崇(zūnchóng)感了。原来,现役、退役军人,只要持退役军人优待证,即可到店享受优惠。垦利区郝家镇流动退役军人服务(fúwù)站在垦利区大道长安汽车4S店(4Sdiàn)打造“解军忧、帮军忙、惠军利”军企联盟,成为(chéngwéi)服务当地流动退役军人的“温馨驿站”。作为全市首创,共吸纳园区50余家企业,服务流动退役军人及军属200余人。垦利区郝家镇流动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大道长安汽车4S店总经理张泉说:“退役军人服务窗口、老兵调解(tiáojiě)室、休息洽谈区、健身活动室……这里不仅为流动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创业、困难帮扶等(děng)一站式服务,还有购车优惠、免费洗车等多项惠军项目(xiàngmù),让尊崇真实可感。”
“军爱民、民拥军(yōngjūn)”的融融暖意,蕴藏于政策落地之中,更体现在(zài)全民参与的热情上。2022年(nián),东营市成立(chénglì)爱国拥军促进会,随后发起“千企万店齐拥军”行动,1300余家单位与驻军部队、优抚对象结对(jiéduì)共建。近年来,东营市打造(dǎzào)13处“荣军商圈”“荣军一条街”,让军人军属在购物、就医、出行等场景享受专属(zhuānshǔ)优待;在全国率先实施“崇军医养”工程,60岁以上退役军人和重点优抚对象全部(quánbù)纳入医养结合服务范围;在全省率先为新入伍义务兵家庭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重点优抚对象购买综合商业保险。众多举措让“尊崇”成为(chéngwéi)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感受。
同心共谋发展:让军民融合硕果盈枝(yíngzhī)
5月(yuè)15日上午,市退役军人(tuìyìjūnrén)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史贤惠带领(dàilǐng)机关第一(dìyī)党支部部分党员、残疾人社会服务组织代表,走进帮扶村广饶县稻庄镇皂李村,开展“暖心助残同聚力 乡村振兴共前行”主题慰问活动,带去社会关爱。此类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已成为常态。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励退役军人参与到(dào)乡村(xiāngcūn)(cūn)振兴中,将(jiāng)部队里的优良作风和专业技能转化为发展动能。近几年来,东营市累计结对帮扶6个行政村促进乡村振兴,14名优秀退役军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全市“兵支书”达到361人,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广大退役军人在地方建设(jiànshè)中当先锋、挑重担,在应急救援、抢险救灾、维护稳定等战场挺膺担当、冲锋在前,展现(zhǎnxiàn)了新(xīn)时代人民军队拥政爱民的新风采。
在传承(chuánchéng)中弘扬,于赓续处创新。近年来,东营市持续(chíxù)强化国防教育阵地建设,投资2.1亿元修缮东营烈士陵园、渤海垦区(kěnqū)革命纪念馆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国防教育基地达56处,年接待35万人次。依托“老兵礼赞新时代,跟党奋进(fènjìn)新征程”等宣讲品牌,2000余场次(yúchǎngcì)红色宣讲触动22万余人次,红色种子深入人心。
“我们将以本次双拥模范城命名表彰大会为契机,围绕新(xīn)时代双拥工作主线任务,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聚集‘三前’、巩固(gǒnggù)‘三后’,打好‘政策+服务’的‘组合拳’,用心用情做好(zuòhǎo)退役军人(tuìyìjūnrén)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等各项工作,积极为部队(bùduì)办实事、解难题,着力(zhuólì)解除部队官兵后顾之忧,不断增强广大军人军属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东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júzhǎng)王克杰说。
卫国千秋同舟共济,拥军八秩薪火传承。当双拥之花在黄河口璀璨绽放(zhànfàng),它不仅是对历史的(de)致敬(zhìjìng),更是对未来的承诺——东营市正以推进黄河流域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己任,续写军政军民团结奋斗的壮美篇章,让“全国双拥模范城”的金名片始终(shǐzhōng)绽放时代光彩。(大众新闻记者 孙(sūn)娜娜 刘海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sōusuǒ)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jìzhě)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